致刚刚走出考场的你
亲爱的同学:
展信安!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,意味着那场轰轰烈烈、牵动无数人心弦的中考,真的已经成为你身后的风景了!也许过去的几个月,你就像一张拉满的弓,日复一日地刷题、背诵、模拟,可能熬过夜,也可能偷偷抹过泪。但现在,请先停下脚步,深深地、长长地呼出一口气——恭喜你,勇敢的小战士,你坚持到了终点!这份坚持本身,就是最闪亮的勋章,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吧!
此时的你心情可能很复杂,有兴奋、解脱、期待,但可能也悄悄混进了一丝丝忐忑和迷茫,特别是成绩还没揭晓的这段时间。这太正常了! 想象一下,你刚跑完一场重要的长跑,身体和心理都需要一个“缓冲期”,让那些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。
首先,最重要的,是允许自己“好好休息”,善待你的情绪。别急着去“拆盲盒”(成绩),也别让那份未知的焦虑偷走你宝贵的夏天。考完了,就是考完了!“放纵”一下,是你辛苦付出后应得的犒赏!
想和朋友们打球打到汗流浃背、放声大笑?去吧!
想一口气吃掉三个冰淇淋,或者蒙头大睡到太阳晒屁股?完全没问题!去做那些让你觉得纯粹快乐、能彻底放松的事情。
如果心里有些小慌乱、小不安,像小泡泡一样咕嘟咕嘟冒出来,别憋着。拿出日记本写一写,信手涂鸦画一画。记住哦,情绪没有好坏,它来了,看见它,接纳它,然后温柔地和它相处一会儿。
其次,我想和你聊聊“如果”。如果,我是说如果,成绩出来没有达到你的期望,那种失落感可能会像潮水一样涌来。请一定一定记住:一次考试的成绩,哪怕是中考,也绝不等于你人生的终点,更不是对你价值的全盘否定!中考只是你人生长卷中一个重要的坐标点,但它远不是全部。你有权利感到难过、失望,甚至想哭一场。这很正常,说明你在乎。
但难过之后,请千万别陷入“自我攻击”的漩涡——“我真笨”、“我完了”、“我让所有人失望了”。试着对自己说:“我尽力了,这次的结果可能有很多原因,也许是状态,也许是运气,但这不代表我这个人不好,也不代表我的未来就黯淡了。”
回头看这三年的旅程: 那个三年前可能还有点懵懂、不太会安排时间的你,如今已经能够为了一个目标去制定计划、去承受压力、去日复一日地坚持努力——这份成长、这份毅力、这份责任感,是比任何分数都更宝贵的人生财富!
现实中有太多太多“后来居上”的故事,有人在不同的赛道(比如职高)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并成为顶尖高手,有人在高中阶段调整状态厚积薄发冲进理想大学。人生是马拉松,而你刚跑完第一公里!
此外,希望你能意识到,考后的这个悠长暑假,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制的“心灵充电黄金期”!别让它白白在“躺平”中溜走,好好利用它来“复活”元气满满的自己!
重启你的热爱: 那把落灰的吉他,可以抱起来了吗?想画的漫画、想跳的街舞、想拍的创意小视频,是不是可以提上日程了?去做那些让你眼睛发亮、让你觉得“这才是我”的事情!这些看似“不务正业”的爱好,恰恰是你生命活力的源泉。
悄悄滋养自己:每天动一动,跑跑步、跳跳绳、哪怕只是散散步,30分钟就能让身体分泌快乐的“多巴胺”,赶走不开心!找一本你感兴趣的书,也许是奇幻的《三体》,也许是讲人类故事的《人类简史》,沉浸其中,拓宽视野。或者学点实用的小技能,比如做几道拿手菜、学会用软件剪辑视频,甚至尝试摆个小摊体验生活……这些都是在为未来的你“加分”。
最后,关于和爸爸妈妈的相处。 考后这段时间,他们的关心和询问可能有时会让你觉得有点“唠叨”或者压力山大。其实,他们心底的声音往往是:“孩子,我有点担心你的未来,我怕你以后会辛苦。”理解这份爱之深,忧之切。试着主动和他们沟通:“爸/妈,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,关心我。成绩出来前/后,我可能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来调整和规划假期。” 更有效的是,用行动让他们安心。你可以主动制定一个暑期计划(哪怕是包含了“发呆两小时”、“和朋友聚会”这样放松的项目),拿给他们看看,让他们知道你并没有完全“放飞”,而是在有意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。看到你有计划,他们的焦虑自然会减轻很多。
最后送你一句话:
“河流从不纠结于走过的弯路——它信任自己的方向,只管奔涌向前,最终都汇入浩瀚的海洋。”
你的人生,也一样辽阔。这个夏天,愿你像树一样自由生长,像风一样勇敢探索。
撰稿:张晓婧
供稿: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
编辑:郑祺
校对:林建和 林松江
审核:付淑梅
审定:严凌旭
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
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
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
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
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先进单位
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计划立项建设单位